P1070367.jpg

其實這個算是附屬行程
拍完柿餅之後
回途的路程剛好看到往義民廟的路標
就順勢往那邊開過去了

這邊嘛
其實也沒什麼
下來走走晃晃也不錯
他的後面有一大片的公園可以讓你稍為的走一下

P1070371.jpg

記得我媽媽曾經說過
情侶最好是不要去廟裡面
不管是不是呂洞賓
只要是廟都不行
雖然是有點點迷信啦,不過還是怕怕的
所以就在月老前面勾一下手

P1070373.jpg

逛了一下
再去廟裡面晃一下

P1070394.jpg

這個地方是可以順便過來逛逛啦
不過玩的時間可以不用抓很久
大概半小時就可以往下一個行程前進了

P1070395.jpg

大概介紹一下義民廟的由來
這個也是網路上找的

距今約二百五十多年前,我們的祖先因感於大陸原鄉生活困頓發展不易,寧違清廷禁令,冒風浪吞噬之險,先後渡海來台開墾。在早期的拓荒過程中,親族鄉黨自然群聚而居,他們集結人力,發揮團體的開發功能。胼手胝足,篳路藍縷,飽嚐創業維艱之辛酸。由於時有盜匪及未開化山胞滋擾,祖先為了長治久安,紛於聚庄四周築渠植竹,以為防禦;子弟壯丁則勤練武術陣式,仿效原鄉團練之組織。這就是日後義民軍組成之武力基礎。
   
清乾隆五十一年(西元1786年),彰化林爽文舉事反清大里杙(今台中縣大里市),設府組盟,建元順天。爽文以玄緞為冠,盤兩金龍、結黃纓,自頂垂背,衣袞服,儼然稱尊,並封文武官員,受「萬歲」歡呼。冬十一月,彰化城破,知府孫景燧等相繼遇害。不數日南路兵進佔諸羅,直逼台灣府城,銳不可擋。十二月,北路王作攻陷淡水,廳治竹塹不保,知府程峻自殺、巡檢張芝馨被執。

當其繼續挺進,六張犁庄(今竹北六家地區)首當其衝。林先坤公因率子弟兵丁抗禦,並聯合王廷昌公、陳資雲公,劉朝珍公等數股粵眾之力,迅速集結,凡一千三百人,奮勇抗敵,以衛鄉土,是乃義民軍之肇始。經六張犁、員山仔(今竹東鎮員山、頭重一帶)之浴血堅守,終會同清廷援軍夾擊,重創來犯,克復塹城。

隨助清軍沿途追擊,進屯臺中大甲,乾隆五十二年,清廷派陝甘總督福康安率十萬大軍登陸鹿港,會合義民軍,全力圍剿林爽文,決戰於崙仔嶺,再戰牛綢山諸役,予清廷翼鋒之助,厥功甚偉。次年一月,林爽文終於被擒,二月,莊大田也被俘,戰事始告平息。
    
征戰中,犧牲成仁義軍先烈達兩百餘人。林先坤公、王廷昌公等於回師之時,僱請牛車沿途遍拾忠義軍骸(有黑布為記),原擬歸葬大窩口(今湖口鄉)。唯牛車過鳳山溪後,牛竟不受驅駛,經焚香禱告,並跌筊取決,始悟先烈靈感,復延名師勘驗,確認該處坡地為風水絕佳之「雄牛睏地穴」。

由是徵得地主戴禮成、財成、拔成昆仲以其父戴元玖公之名獻地,擇吉安葬合塚,此即枋寮義民塚之由來。清乾隆皇帝知悉義勇軍之忠勇衛士精神,特頒親筆「褒忠」懿旨,以為獎勵。

接旨後,林先坤公邀集地方領袖劉朝珍公、王廷昌公、黃宗旺公、吳立貴公等,倡議建廟崇祀,以慰先烈在天之靈。經多方奔走捐輸,於乾隆五十三年冬,奠基破土,迄五十五年冬,竣工落成,是為「褒忠廟」。到同治元年(西元1861年),彰化戴潮春之亂,客家義軍為了保衛鄉土,並受命協助清軍,再次出征。而這次犧牲的義軍人數,也高達一百多人。戰後,新埔士紳陳資雲等復將忠骸收集,歸葬枋寮,增建附塚於總塚之左。今天大家在義民廟後山可看到兩座墓塚原因即在於此。

光緒二十一年,甲午戰爭,清廷戰敗臺灣割讓予日本,到日據時代,日本政府在全省各地大肆拆除廟宇。新埔褒忠義民廟原也難保,但因客家人士一再陳詞,並到東京請願,說明義民廟不是迷信,而是對祖先英烈事蹟的懷念與敬仰,方才倖免終獲保存。尚且由當時的拓務大臣、臺灣總督等,頒發獎牌褒揚。至今,這兩塊牌匾仍懸掛在義民廟之中。光緒二十一年,廟宇於戰爭兵戎浩劫下,盡遭回祿。光緒二十五年,張坤和、徐景雲、傅萬福等人召集祭典區十四大庄信徒,協議捐資重建,直至光緒三十一年始告竣工。今之所見的義民廟非光緒年間修建的原貌,因年久陳舊,乃於民國五十三年,興工修繕,使成煥然一新。

兩百多年來,新竹褒忠義民廟的祭祀範圍不斷擴大,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的中元祭典,輪值地區遍及桃竹兩縣,從道光年間的四大庄輪祭,至十二庄,由十二庄而至十四庄,直到今天的十五大庄,涵括整個新竹縣、市,桃園縣中壢市、觀音鄉、新屋鄉、楊梅鎮、龍潭鄉等十九個鄉鎮市,參與的信徒來自全省各地,達數十萬之多,場面壯觀而感人。

時至今日,新埔義民廟,已成為臺灣地區客家人的信仰中心,平時香火鼎盛,逢假日更是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膜拜、憑弔,或在廟後花園郊遊踏青。香火鼎盛後,義民廟藉著豐盛的廟產,義民廟也不斷地回饋社會,先是於民國三十五年在中壢創設義民中學,四十三年遷校竹北,迄今畢業學子已達數萬人;興學安邦,為國育才,貢獻甚鉅。其次,發展觀光事業,提高古蹟價值(七十六年義民廟列為國家三級古蹟),也是義民廟近年來積極努力的目標。

展望未來,祈求我十五大庄眾信及義民中學校友,乃至於全國客家鄉親,允宜一本「義民精神」之崇高理念,共為鄉土打拼奮鬥,團結致力於地方公益福祉,我客家古文化保存與傳承,祈能進一步發揚光大,庶幾不負祖先開發耕耘之期望。
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ian67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